A+
A-
往期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要闻

02版:安全·生活

03版:专刊

04版:社会新闻

05版:中缝

返回 2024年12月20日

三十六团:戈壁滩上养牛蛙 环保又挣钱

绿原报      2024年12月20日     
  本报讯(记者巴玲军 杨洋通讯员孙浩文)近日,记者来到三十六团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牛蛙养殖基地,只见一大片覆盖着黑色纱网的大棚下全是分割好的小水池,牛蛙安安静静地排列在水池里,没有了夏季的蛙声一片。这些牛蛙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市场上销量很好。
  为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三十六团立足区位交通便利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在戈壁滩上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园。两年前,铁门关市大江富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现代农业产业园。
  铁门关市大江富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廷谷说:“选择来到三十六团,主要是看上了这里的地理优势,牛蛙是活体销售,销售半径为1500公里,可以就近销售至全疆以及青海等地,保证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牛蛙养殖对水质和气候条件要求较高,为提高牛蛙存活率,保证牛蛙的品质,牛蛙养殖基地采用活水循环养殖模式,这又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潘廷谷表示,现在公司还是单一的牛蛙养殖,明年将利用循环水养殖大闸蟹,再用养大闸蟹的水养殖鱼类,最后将养殖鱼类的水浇灌到团里给公司配套的1000亩红枣园里。尾水里不光有饲料成分,还有水产的粪便,是高蛋白优质肥料,能够进一步提升红枣品质。
  “变废为宝”的废水处理方式让牛蛙养殖展现出环保潜力和经济效益,“种养结合,粪肥还田”生态种养模式,可优化畜禽养殖布局。种养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将实现种养效益同步增长。
  据了解,铁门关市大江富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投放的50万尾牛蛙,目前已经基本销售完毕。明年公司将在200余亩的牛蛙养殖基地上建设20余亩牛蛙育种基地,实现牛蛙种苗繁育、鱼类养殖和枣树种植一体化发展格局,以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为团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