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麦田管理 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在手”
□ 记者 王云鹏 丰溢萱 杨洋 特约通讯员 白克斌 通讯员 苟泽民
绿原报
2024年05月31日
眼下正值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二师铁门关市各团(镇)连队“两委”成员深入田间“主战场”,为职工群众提供小麦管理指导服务,有效保障师市14.5万亩小麦生产安全。
“当前小麦需要大量养分,我们通过喷施叶面肥,配合施用磷酸二氢钾,有效延缓小麦植株早衰,促进灌浆。”5月27日一早,二十二团四连“两委”成员就来到职工郭继良的小麦地,指导他做好冬小麦扬花灌浆期田间管理工作。
郭继良种植了34亩冬小麦,今年首次使用缩行增密技术播种,采用加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种植管理技术进行田管,由于水肥到位,目前冬小麦茎秆粗壮,全部扬花灌浆。看着绿油油的麦子,郭继良喜上眉梢。
“今年的小麦无论是整齐度,还是单穗的饱满度都比较理想。”郭继良随手采起几株麦穗给记者看,“今年我用了新模式和中国科学院提供的新品种,这个品种的麦子比常规的麦穗要大一些,穗粒多10颗左右,预计亩产量达750公斤。”
据悉,今年师市农业部门推广使用缩行增密匀播技术,3.6米播幅不变,由24行、15厘米行距改为48行、7.5厘米行距,播种量由每亩26公斤提至每亩28公斤。麦子行距缩短了,有效株数增加了,收获穗也会相应增加。
“我们连队种植小麦2215亩,其中冬小麦724亩,全部采用缩行增密技术,春小麦1400多亩,一半都采用缩行增密技术。2023年,连队小麦平均亩产608公斤。今年在新技术的加持下,预计平均亩产达750公斤。”二十二团四连党支部副书记王明高说。
田管期间,二十一团一连“两委”成员也奔走在田间地头,查看小麦长势、墒情,为职工群众指导小麦田管技术。
二十一团一连职工赵心付说:“我种植了50亩小麦,全部采用了新技术、新模式,连队‘两委’成员经常过来指导我浇水、施肥,并为我传授‘一喷三防’要点,预计亩产达800公斤。我要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近几年气候条件多变,种植小麦需要跨过层层关口,每一关都少不了技术的支持。我们指导职工群众做到良种与良法配套,保证庄稼‘吃饱喝足’,打好植保、水肥等‘组合拳’,为农业增效、职工增收保驾护航。”二十一团一连“两委”成员武雄说,“一连今年种植了1900亩春小麦,其中800亩采用了缩行增密技术,我们已经制定好小麦后期管理措施,并做好了小麦地复播规划,全力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
今年以来,二十一团整合“田秀才”“土专家”等资源,组建“党员+农技推广”“党员+植保服务”“党员+农机检修”“党员+农田建设”“党员+良种示范”等“党员+N”先锋队,推动党员干部在小麦田管、夏收夏种、农机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目前,师市各团(镇)春小麦已全面进入拔节孕穗期,冬小麦全部扬花灌浆,各农业单位通过不断细化工作措施,按照小麦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滴灌节水等管理技术要点,引导职工群众全面加强小麦田间管理,进一步提升小麦品质,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切实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