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团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业
绿原报
2024年05月13日

本报讯(记者魏怀娟 冯波通讯员马永乐) 在师市广袤大地上,隐藏着无数神奇的宝藏,而中草药便是其中之一。近些年,师市立足资源与政策优势,坚持不懈地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将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拓宽职工群众增收途径,带动师市经济平稳发展。
二师塔里木垦区地处沙漠地带,土壤沙化、光照条件好,适宜种植中草药。当地采取少量引种、多点试验、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的方式,着力将“小药材”打造成职工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去年我们种植了1000亩丹参、甘草等中草药,收入较高,今年我们合作社又在枣树下种植了900亩板蓝根和防风,现在长势很好。”三十四团十连党支部书记、铁门关市晨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人潘明俊说。
三十四团采用“合作社+企业+种植户”的模式,带领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晨辰合作社牵头与亳州市兴安中药材种苗有限公司进行种植技术和服务的对接,鼓励职工在枣园间种板蓝根1800亩,带动连队经济不断发展。
亳州市兴安中药材种苗有限公司经理张修国说:“我主要负责田间管理和收购工作,让职工群众不愁销路,同时将种植技术推广给周边的职工群众,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潘明俊介绍,在枣园间种板蓝根,板蓝根单产可达500公斤,可实现亩产值1万元,红枣单产180公斤,可实现亩产值1440元,二者叠加,每亩产值能达到1.14万元,效益十分可观。
中草药的种植也给职工群众带来了就业的机会。“我经常到十二连来务工,一天能挣150元以上。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日子只会越过越好。”十连职工杨宏中说。
走进十二连职工乔小红夫妇的地里,宽大的地膜上一行行排列整齐的板蓝根吐露新叶,长势颇为喜人。
乔小红曾在甘肃定西岷县种植中草药,2017年来到三十四团十二连成为一名职工,开始种植棉花。近几年,看到其他职工种植中草药收益良好,他凭着丰富的种植经验,今年也开始种植中草药。“我今年种植了38亩中草药,目前长势良好,希望能有个好收成。”乔小红笑着说。
十二连副连长龚玉林说:“今年,连队职工群众在大田种植了100亩中草药,我们积极联系疆外客商,并签订合同,由他们提供优质种子,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和收购,保证职工群众的销路。”
十二连职工徐小恩购买了一台穴播机,每到种植中草药、棉花时,他便驾驶机车在大田里铺膜和点种。“38亩地播种只需3小时,一天算下来我能挣200元。”徐小恩掐着指头算着。
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现阶段,师市的中草药产业已逐步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中草药种植业也为职工群众开启了增收致富新途径。
下图:三十四团职工群众在枣园间种板蓝根(资料图片)。 特约通讯员 史瑞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