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往期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一版

02版:二版

03版:三版

04版:四版

05版:中缝

返回 2022年10月26日

支部领办合作社 职工致富有“钱”途

绿原报      2022年10月26日     
  眼下三〇团棉花采收工作已接近尾声,该团十连党支部领办的南园鹏诚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棉田已采收完毕,棉花产量和质量都非常不错,合作社正在忙着交售棉花。
  “我们单位种植的棉花絮色白、品级高、棉纤维柔韧度好、可纺性强,常年一、二级花在80%以上,这几年一直受到疆内外厂商的青睐。”说起合作社种植的棉花,十连连长,也是南园鹏诚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蔡家鹏滔滔不绝,言语间满是自豪。
  十连位于三〇团西北角,南边就是一望无垠的大沙漠,现有土地面积1.58万亩,是三〇团最大的一个农业连队。如何才能带领职工增收致富,成了该连党支部的头等大事。
  2019年4月,在团党委的引导下,十连以党支部为引领,成立了南园鹏诚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10万元,108户职工入社,土地面积8300余亩,另有11辆铁牛拖拉机,3辆大马力机车。合作社按照“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采取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培训的方式,指导帮助种植户开展生产经营,并与新疆盛世金丰种业有限公司、新疆万源农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巴州冠农棉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以解决农资供应、棉花采收和棉花销路等问题。合作社成立4年来,入社人数增加至186户,土地面积增加到9600余亩,占全连棉花种植面积的60.8%,棉花平均单产由原来的410公斤增加到去年的480公斤,合作社总资产达到450万元,已累计为社员分红126万元。
  但合作社农作物结构单一,农机种类、数量也不成规模,缺乏发展内生动力,合作社发展后劲不足,职工收入提升空间有限。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连队党支部组织合作社理事、种植大户多次到外地考察、参观,学习借鉴他人的发展理念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2021年10月,该连党支部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新疆景达恒牧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从吉林引进美国进口已怀孕4个月以上的西门塔尔能繁母牛120头,把连队原有的废旧鹿场改建成肉牛养殖圈舍,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新疆景达恒牧业有限公司将引进后饲养1个月以上且怀孕5个月以上的基础母牛或通过人工授精2个月以上的能繁母牛以三分之一的市场价托养给农户,由公司承担保险费,提供一切技术服务,农户按公司饲养标准繁育和育肥,再由公司按兜底价收购育肥牛。按每户托养3~5头计算,户年可创收2万余元。此外,农户给公司提供牧草,公司返还厩肥,进一步改善土地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循环、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公司存栏能繁母牛和肉牛牛犊346头,今年通过卖牛犊和牛肉已创造产值300余万元。
  “我们力争在两年内,由公司、合作社、农户共同养殖能繁母牛和肉牛数量达到3000头,每年出栏优质肉牛1000头,实现纯利润500万元,打造二师铁门关市最大的优质肉牛养殖基地。”新疆景达恒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向强说。
  “下一步,党支部将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产业落地落实,把更多优质农产品外销出去,加速一二三产融合,让职工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蔡家鹏对连队的发展满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