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柴鸡秋季管理
绿原报
2019年09月02日
秋季气温适宜,如何对散养柴鸡进行有效管理,抓住养殖关键细节,最大限度提升散养鸡产蛋水平、追求最大养殖效益,是广大养殖户共同关心的话题。
确保秋季蛋鸡体重稳中有升,弥补夏季体重下降
秋季饲养鸡群应以恢复鸡群采食量和体质为主。对于所饲养产蛋鸡群,每两周抽测鸡群体重,根据抽测结果与标准体重的差距来掌握增加喂料的多少,对于失重鸡群,首先是采取分群饲养,然后可以采用增加采食量或增加饲料养分浓度的方法来增加体重,直到全鸡群80%以上鸡只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基本接近或超重10%为宜,这是维持高产稳产的基础。
增加补饲料用量,充分满足鸡群营养供给
经过夏季高温应激,散养柴鸡产蛋下降、体重减轻,此时在管理上要增加补饲料量,此时增加用料的目的一是使得鸡只尽快恢复体重、增加体重,二是尽快恢复体况、提升产蛋。秋季饲料中尽量减少新玉米用量,新玉米需要入库储存一个月以上,经过后熟化以后再使用。
补足光照,维持产蛋
光照不足会直接影响产蛋率。对散养产蛋母鸡在归巢后要适时补充光照,自然光照加补充光照一天应16小时为宜,补充光照采取“两头”补光,即从每天的早上5:00开始,到天亮后结束;下午从鸡回到鸡舍开始,到21:00结束,确保产蛋期光照时间不低于16小时。
采取多种措施,严防呼吸道病发生
秋季早晚较凉、白天较热,昼夜温差增大,是呼吸道疾病多发期,此时经常有冷空气由北方南下,气温骤然下降,如果存在管理不善,环境较差、消毒不勤、密度较大等情况极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且难以治愈,不仅造成产蛋率大幅下降,严重者甚至全群淘汰。
适当减低鸡舍密度。加强鸡舍晚上通风换气。饲料添加降氮硫微生态制剂。尽量减少昼夜温差,防止冷应激发生。加强药物预防。做好新城疫、流感等病毒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采取必要措施,防控霉菌毒素危害
霉菌毒素危害很大,会对鸡群造成慢性疾病,使得生产发育缓慢、产蛋率上不去、鸡只每天出现伤亡等情况发生,因此必须对防控霉菌毒素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