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洗春容
□ 聂难
绿原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2月19日 来源:绿原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承载着自然的规律与生命的密码。从天而降的雨,落地成水,恰逢气温回升,北方的冰雪逐渐消融,化作潺潺水流,融入大地。正如古人所讲:“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它的到来,标志着冬的落幕与春的启程。
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河冰消融,水獭开始捕鱼,将鱼摆在岸边,如同祭祀;二候鸿雁来,阳气渐盛,大雁感知到温暖,从南方飞回北方;三候草木萌动,在春雨的滋润下,草木的种子开始发芽,破土而出。而在这三候之中,“草木萌动”是我们最容易直观感受到的变化,它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蓬勃生长。
踏入春雨润泽的天地,河边垂柳宛如灵动的舞者,与微风细雨共舞。“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的诗句精准勾勒出柳树在雨水轻抚下的婀娜。枝头上的新芽,似被春雨精心雕琢的绿宝石,透着蓬勃的生命力。那嫩绿的叶片微微舒展,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对春天的热爱与期待。柳树的抽芽,是“草木萌动”最生动的注脚,彰显着雨水唤醒万物的神奇力量,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
雨水,宛如一位温柔的心灵抚慰者,不仅润泽了自然万物,更悄然滋养着人们的心灵。在这烟雨朦胧的时节,整个世界都被蒙上了一层诗意的薄纱,时光仿佛也变得缓慢而悠长。沏一杯香茗,坐在窗前,雨滴打在窗棂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宛如一首舒缓的摇篮曲,轻柔地安抚着人们疲惫的心灵,让内心的喧嚣与浮躁渐渐沉静下来。撑着油纸伞,踱步于古巷,脚下青石板被雨水洗刷得洁净,泛着温润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雨滴从屋檐落下,溅起微小水花,清脆声响在幽深巷子里回荡,勾起人们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遐想。
在乡村,雨水是庄稼人的希望之光。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每一滴春雨都承载着丰收的希望。田地里,农民满怀期待,趁着湿润土地,开启一年的辛勤劳作。他们弯下腰,将希望的种子播撒进泥土,也将对生活的憧憬深埋心底。不远处油菜花在雨水的滋养下肆意绽放,金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形成一片金色的海洋,浓郁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那是丰收的前奏,也是生命的礼赞。
雨水,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对雨水情有独钟。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表达了对春雨的赞美;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则借雨水抒发了离别的愁绪。这些诗句,让雨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成为了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符号。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雨水过后,大地焕然一新,像是被大自然重新梳妆打扮过。它洗去了冬日的沧桑,洗出了春天的明媚。世间万物在雨水的润泽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而我们,也在这春雨的洗礼中,洗净了内心的尘埃,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春天的到来。
在这雨水的节气里,让我们放慢脚步,用心感受大自然的馈赠,聆听春雨的呢喃,品味生活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