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版:要闻·经济[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三十六团打造田野新“丰”景

绿原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2月23日    来源:绿原报

  本报讯(记者巴玲军 杨洋特约通讯员任雪通讯员孙浩文) “给大家讲一下我现在的位置,这里是三十六团米兰镇,我手上拿的是灰枣,不打蜡、自然吊干、没有添加剂,味道香甜……”近日,三十六团五连职工刘春正在枣园里进行直播(下图)。
  冬季正是三十六团红枣销售旺季,刘春带着手机直播设备,将直播间架设在了枣园里,用朴实的语言、真实的场景,向直播间的观众推介家乡的红枣。
  田间地头架起直播间,土特产变成“网红货”,职工化身“新农人”。火热的直播间成为当前职工群众展销农产品的重要渠道,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推向千家万户铺设了一条“快车道”。一个支架、一台手机,就让职工群众在红枣堆里搭建起面向全国销售红枣的直播“大舞台”。
  据悉,刘春在1个月的时间里,通过直播卖出了1000多公斤红枣。说起卖出的第一单,她记忆犹新:“很多外地网友从直播间关注到我们团的红枣,经过详细介绍,便不断有人下单,还有一个人直接订购了200公斤红枣,我当时很激动。”
  此后,刘春信心大涨,白天就在田间地头直播,晚上在家里直播,把家乡优质的农产品推介给广大网友。她信心满满地说:“大家收到货后纷纷留言,说我们家红枣品质很好。直播可以让消费者能够直观地了解产品的品质和来源,大家能放心购买,也提升了我们米兰红枣的品牌知名度,真是一举多得。”
  相对于传统销售方式,直播带货极大压缩了时间和经济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实现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转变。谈及未来计划,刘春表示,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与更多枣农合作,进行乡村主题创作,搭建更多直播场景,构建起更加紧密的长效产销对接关系,带领大家在小小直播间里唱响乡村振兴“致富欢歌”。
天牧生物科技公司生产“拉满弓”
  铁门关讯 12月16日,在新疆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隆声不绝于耳,2条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熟练地操作着机械设备,对产品进行精细加工和严格检测。一包包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蛋鸡预混合饲料等产品等待装车,准备发往喀什、和田、巴州等地养殖场。
  年关将近,天牧生物公司产品生产按下了“快进键”,公司把打好年终“收官战”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通过控生产、抓细节、保品质等措施,奋力冲刺全年生产目标任务。
  为提高生产效率,该公司优化各项生产流程,增加关键设备投入,加强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保障原材料供应充足。同时,该公司不断进行设备改造升级,积极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目前针对反刍动物、蛋鸡等不同品种、类型、生长阶段,已研发出10余种饲料产品。
  “我们将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情况,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同时,继续致力于饲料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竞争力。”天牧生物科技公司党支部书记叶冬明说。                 (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