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聚大爱 温情洒四方
——中南建设集团公司资助二十二团困境学生的故事
□ 记者 巴玲军 杨丽娜 许克
绿原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11月22日 来源:绿原报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东西两端,一个是东部繁华都市杭州,另一个是西部军垦新城二师铁门关市,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5000公里。然而,这遥远的距离并未成为障碍,地处杭州的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铁门关市之间已经建立了长达12年的深厚友谊。
一次偶然的相遇,促成了中南建设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吴建荣的慷慨善举,也为两地搭建起一座跨越千山万水的爱心桥梁,使得百余名困境学生得以圆梦大学,书写了一段段励志故事。据统计,12年来,中南建设集团公司累计资助二十二团困境学生120名,捐助资金350余万元。
兵团之行 播撒爱心
2013年,吴建荣代表中南建设集团公司前往新疆参加商务活动。在访问二十二团期间,他深入了解了二十二团的历史,被军垦战士屯垦戍边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决定向二十二团的民生项目捐赠50万元,以此表达敬意。吴建荣说:“军垦战士放下手中的枪,拿起生产的锄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种精神让我感动。”
在参观期间,吴建荣得知二十二团学子张飞考上了北京大学,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为学费发愁。他当即表示,张飞上学的所有费用由中南建设集团公司承担。
“那时候,我们家的开销都靠我外出打工支撑。儿子考上北京大学,我既感到骄傲又感到自豪,但高昂的学费确实是个沉重的负担。中南建设集团公司的善行真是帮我们卸下了这块大石头。”张飞的母亲侯素珍满怀感激地说。
随后,吴建荣制定了长期援助计划,即“希望工程”与“金秋圆梦活动”,帮助该团困境学生顺利步入大学并完成学业。中南建设集团公司每年资助二十二团10名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资助他们从入学至毕业的全部学费,并额外提供每年3000元的生活费。自此,中南建设集团公司踏上了资助二十二团困境学生的爱心之旅。
圆梦大学 萌发爱心
受到资助的张飞顺利踏入了北京大学的校门,开启了人生崭新的篇章。如今,张飞在北京一家知名企业任职。他说:“我始终心怀感激,时刻铭记中南建设集团公司的无私帮助。吴建荣主席一直是我的榜样,我也会努力成为像他那样的人,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二十二团八连职工李兴旺的家中,墙上钉着一张张醒目的奖状,它们见证了李兴旺的女儿李运勤在学校十多年来的优异成绩。
2017年,李运勤成功考上天津财经大学,得益于中南建设集团公司的资助,她得以顺利入学。满怀感激之情的李运勤给二十二团党委和中南建设集团公司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减轻了我家的经济负担,给了我继续上学的机会……”李兴旺也感激地说:“中南建设集团公司每年给我家孩子提供8900元的助学资金,让我们再也不用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了。”
在大学期间,李运勤在努力完成学业之余就去做兼职。她表示:“中南建设集团公司圆了我的大学梦,我一定要珍惜并合理使用他们资助的每一分钱。”
12年来,无论市场如何风云变幻,中南建设集团公司对困境学生的关爱始终如一。每年的开学季,一笔笔饱含深情的助学金都会准时送达困境学生手中,如同甘霖般滋润着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田,使他们能够无后顾之忧地踏上求学之路。
回报社会 传承爱心
在二十二团幸福社区的办事大厅里,社区工作人员刘芳芳面带微笑,耐心地为居民解答社会救助的相关问题。受助于中南建设集团公司的刘芳芳从伊犁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二十二团,通过考试被二十二团幸福社区录用,从事社会保障相关工作。她说:“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中南建设集团公司向我伸出了援手,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因为他们的资助,我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学到了本领。这份援助之情我无以为报,只能在工作中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传递这份温暖。”
和刘芳芳一样受到中南建设集团公司资助的马爽,现在是二十二团十五连的“两委”后备人员。2018年,马爽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在受助顺利走进大学校园后,他便暗下决心:回报社会,传承爱心。2022年大学毕业后,马爽毅然返回二十二团,决心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吴建荣说:“看到学生顺利从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高兴我也高兴。我读书时没有好的经济条件,现在我有能力了,就想把助学这件事坚持做下去,帮助更多孩子追寻梦想,为国家的文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据了解,如今中南建设集团公司旗下创立了独有的公益品牌“善行浙金·中南光彩慈善信托”,在“圆梦”“助学”“共富”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持续回馈社会,累计捐款捐物已超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