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踩踏事故,这些安全知识必须知道
绿原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11月22日 来源:绿原报
校园人群密集,是踩踏事故高发场所,一旦发生踩踏事故,就会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因而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时刻紧绷“安全弦”。
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
1.人群较为集中时,由于拥挤或不慎,前面有人摔倒,后面的人未留意,没有止步,导致踩踏。
2.人群受到惊吓,发生突如其来的变故,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3.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容易发生踩踏。
4.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导致踩踏。
5.在上下楼梯时,故意拥挤、起哄、恶作剧、打闹、推搡、突然停留和开玩笑等,更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1.警惕意识要牢固
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人群开始骚动时,要做好保护自己的准备,不要被好奇心理所驱使。
2.人流场所要谨慎
少去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在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旅游景点、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3.行为举止要文明
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怖气氛。
4.心理暗示要具备
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遇到险情,要不停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要镇静。
发生踩踏事故怎么办
1.初遇拥挤人群
(1)当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时,不要盲目奔跑,以免摔倒,不要逆流前进。
(2)应该马上避到一旁,并尽量抓住旁边一些坚固牢靠的东西,如扶手、栏杆等。
2.陷入拥挤人群
(1)时刻保持警惕,千万不能被绊倒。
(2)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如果人流量很大,但移动速度不快时可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与双肩平行,放在胸前。肘部能够保护自己不被挤压,给心肺留出呼吸空间。
(4)若已经陷入拥挤人群,继续保持双肘在胸前,形成牢固而稳定的三角保护区的姿势。
3.混乱局面 自我保护
(1)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或在人流移动方向的侧面。
(2)双手在颈后紧扣,保护身体脆弱的部位,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
(3)如果不能靠近墙壁,倒下时,一定要保持身体弓形,并继续保持手部姿势,以保护头部、胸部等重要器官。
4.事故已发生
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120等,同时开展自救和互救。
“安全在我心,平安每一天”,我们要时时刻刻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中时时处处渗透安全教育,从小学习了解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学校始终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让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常规活动,更好地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让我们共同携手促进每个孩子安全、快乐、健康成长。
(据应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