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这种“老年病”
盯上年轻人

绿原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1月26日    来源:绿原报

  近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显示,2015~2017年,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11.2%。
  据悉,Ⅱ型糖尿病是一种在遗传和环境因素下,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损伤造成的疾病,更多与后天包括饮食和生活习惯相关。Ⅰ型则属于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自身通常不能分泌胰岛素。在我国,约90%的糖尿病患者都属于Ⅱ型糖尿病。
  哪些人更容易中招?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Ⅱ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比较清楚。例如,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同时不爱运动;肥胖;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和生活规律。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β细胞功能越来越差,胰岛素抵抗越来越重。
  根据医生建议,有糖尿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及时接受糖尿病筛查。那么,哪些人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指出,18岁以上人群中,具有如年龄超过40岁,超重、肥胖,一级亲属中有Ⅱ型糖尿病家族病史,血压血脂异常等一种情况及以上的,可被定义成为糖尿病高危人群,需要进行糖尿病筛查、自我管理和健康干预等手段。
  此外,研究发现,具备年龄40岁及以上;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疾病;久坐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空腹血糖≥6.1mmol/L;患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等因素之一的,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早发现早干预很重要
  糖尿病至今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治愈,只能采取控制血糖等措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其对人体的危害也常常被低估,实际上,糖尿病并发症可能会波及全身,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肾脏衰竭以及心脑血管等多器官的疾病,致残甚至死亡。
  尽管糖尿病有较大危害,但它是可防可控的。我国目前尚有大量处于糖尿病前期的群体,糖尿病前期人群还不能算糖尿病患者,但是血糖要比一般人群高。如果这个时候进行干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一般不用吃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多数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专家指出,有50%甚至更多的糖尿病发病是可以预防的,但目前只有约50%的糖尿病患者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应当广泛开展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于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倡导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