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崴脚处理技巧
要记牢

绿原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1月22日    来源:绿原报

  随着气温下降、寒意升级,人体的肌肉和韧带也变得僵硬,四肢关节欠灵活,很容易造成崴脚(踝关节扭伤)。不少人因崴脚后处理不当导致踝关节不稳,最后发展成习惯性崴脚不得不手术治疗。崴脚之后要怎么办?怎样处理扭伤的脚踝?
  崴脚后错误处理方式要避免
  错误一:在急性扭伤后仍下地负重或剧烈运动
  正解:抬高患肢,尽量休息
  踝关节扭伤后的处理原则之一就是休息。休息就是给予受伤的踝关节石膏或者踝关节支具固定,并且抬高患肢。尤其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用枕头抬高患肢,让踝关节高过心脏水平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以消肿,唯有如此才能让关节得到充分休息。
  错误二:直接在红肿患处冰敷
  正解:冰敷物需要包裹毛巾
  我们知道,当踝关节损伤发生后,患处会水肿疼痛。因此,在踝关节损伤应急处理的原则中,冰敷是其中之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毛巾包着冰冻的矿泉水瓶再放在患处。
  错误三:对患处关节包扎过紧
  正解:包扎松紧度以可放入小指为宜
  正确的包扎方法是弹力绷带适度加压,用3指宽左右的弹力绷带以“8”字形对踝关节进行包扎,包扎的松紧程度以可放入小指为宜。
  错误四:损伤康复时怕疼不愿动
  正解:康复阶段,做轻量活动和神经肌肉锻炼
  有不少患者在踝关节扭伤后,已经度过了急性损伤期,在康复阶段仍然因为怕疼或害怕损伤,而不愿下地走路运动。其实,此时在护具的保护下进行适度的负重运动,非但不会造成再次损伤,反而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预防长期不活动造成的肌肉萎缩和关节组织粘连,进而造成踝关节的功能退化。
  预防反复扭伤看过来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路况,在高低不同的路面上行走容易发生脚扭伤,尽量避免选择这类路径。
  穿高跟鞋是诱发崴脚的重要原因,要尽量少穿高跟鞋走不平坦的路,不超过3厘米的鞋子也可以减少崴脚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用具,在活动时最好选择较好的鞋子、防护工具等,如打篮球时选择有保护脚腕作用的鞋子,老年人或有需要的人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拐杖或轮椅。
  运动前充分的热身、同时踝关节给予护踝及弹力绷带保护,可明显降低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