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冬日可爱

□ 王鑫月(二十五团)

绿原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1月22日    来源:绿原报

  上小学时,我很喜欢丰子恺的一幅名为《冬日可爱》的漫画:一位穿着棉袍、头戴棉帽的老人,揣着手坐在门前的大竹椅上,同样打扮的孙子挨坐在旁边的小竹椅上,祖孙俩惬意地晒着太阳,院子里的鸡鸭分路觅食,小狗或玩耍或乖坐,门口还有一只被太阳晒得眯起眼睛的小猫……暖意融融,亲情满溢,舒适暖和的气息直抵人心。
  后来我才知道,“冬日可爱”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后来,西晋学者杜预注解《左传》时在此处补充道:“冬日可爱,夏日可畏。”人们都喜欢和待人宽厚温和的人相处,而对手段狠辣的人一般都敬而远之。自此,我便喜欢上了这个听着温暖而寓意深刻的成语。
  八十多年前,年轻的丰子恺在故乡石门湾的冬日阳光下,记录浴日所感,让人重新认识古人所说“夏日可畏,冬日可爱”,寒冷的冬天瞬间变得可爱起来。在《初冬浴日漫感》一文中,丰子恺描写道:“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它非但不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快适。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身体中来。”读这段文字时,我仿佛感受到阳光流动,生生不息,阵阵暖意从血液中蔓延开来,浑身舒畅。
  人们对自然的褒贬总是依据喜好和当下季节的舒适与否,在我看来,凛冽的冬虽没有春的花枝招展、没有夏的光影斑斓、没有秋的枫林尽染,却有晶莹剔透的雪花、凌寒而开的傲梅、暖意融融的火炉。虽草木凋零,虫鸟静寂,但天空纯净而又璀璨,暖暖的阳光就像一罐蜜饯,诱得人总想出去走走。
  北方的冬天总是大雪纷飞,雪落在街巷,却从未冰封人们的心。家家户户出门清扫,街坊邻里有说有笑、互帮互助。孩子们穿戴严实,兴奋地奔跑欢呼,他们的笑脸洋溢着无尽的童真和快乐,仿佛是给这个冰冻的世界注入了一剂温暖的魔法药水。他们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享受着冬日带来的无尽乐趣。雪花如同漫天的舞蝶,轻轻地飘落在他们的脸上,融化成晶莹的水滴,仿佛是孩子们眼中的星星,闪烁着快乐和幸福的光芒。童趣友睦与阳光积雪如此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和美好的回忆。
  冬日虽然昼短夜长,但夜长风寒却让我们有了充分的理由守在家里,陪伴家人煮火锅,吃饺子,聚团圆……用欢声笑语冲淡万物沉睡的寂寥,用灯火可亲驱走冰雪寒风的凛冽。“天寒地冻、万物闭藏”并不可惧,人心温暖即是可爱。在这个被暖阳笼罩在温暖的怀抱中的冬季,让我们晒晒太阳,忘却烦恼,找回童真,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成为冬日的“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