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版:要闻·经济[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古西海岸启航程 且以诗意共远方

——二十五团高质量发展综述
□ 图/文 特约通讯员 袁曹

绿原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1月22日    来源:绿原报

  博斯腾湖烟波浩淼,水天一色,像一块沉静的蓝绿翡翠,二十五团就坐落于博斯腾湖西畔、开都河下游东岸夹角地带,形似一艘小船停泊湖边。
  二十五团区位优势明显,冬暖夏凉,土壤富硒,是天然的大氧吧。近年来,该团以创建全域旅游景区为契机,着力打造“1+N”旅游产业链,围绕“一心、一轴、一游线、多片区”旅游规划,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新年伊始,一轮红日在古西海岸冉冉升起,二十五团芦花港生态鱼庄的服务人员开始忙碌起来。从购置新鲜食材到上灶烹饪,从上桌摆盘到冲击食客味蕾……每一个环节都是鱼庄负责人胡刚需要考虑的。
  2023年,胡刚紧抓二十五团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机遇,以港口打捞的新鲜鱼虾为材料,做出了一道道美食,许多顾客慕名而来,胡刚的生意也越做越好。每到旅游旺季,鱼庄宾客盈门,单日接待游客量可达500人,收入2~3万元。
  胡刚说:“2023年,二十五团开展的每一场文化活动都十分精彩,博湖县及周边县市的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直接带动了我们鱼庄的生意,特别是团场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期间,每天中午来吃饭的游客都要排队。”
  回望过去一年,时间为二十五团写下了不平凡的注脚。
  2023年,二十五团“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助力团场经济高质量发展,连续举办冰雪节、农民丰收节、电音节、职工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32场次,全年接待游客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79万元。
  依托区位优势,二十五团深挖资源潜力,团场经济稳步回升,各项经济指标在师市排名靠前。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66亿元,同比增长10.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45亿元。
  严格落实粮食种植任务,全团粮食播种面积9997亩,完成目标任务量的125%;特色经济初见成效,依托882座大棚优势,打造1500亩的“春育苗+秋果蔬”特色设施林果种植基地,亩效益3~6万元;积极引导种植户在果园套种辣椒、菊芋、贡菊等2405亩,亩均增收1500元。
  外出招商6批次,对接项目55个,签约合作协议18份,总投资5.5亿元,其中落地项目7个,总投资1.23亿元,全年预计完成实物量1.2亿元。
  这一年,二十五团有序推进城镇基础设施管网改造、幸福小区危旧房改造以及职工群众服务中心、星光夜市、葡萄长廊、华嘉纺织等项目实施,新建日加工大米500吨的生产线一条、啤酒花加工厂1座,为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这一年,二十五团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进区域大气环境兵地联动、同防同治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生态环境污染事件。开展团级巡湖16次,连级巡湖52次,团级林长累计巡林24人次,连级林长累计巡林366人次,做好林带病虫害防治和森林草原火灾防范工作,有效维护水域岸线水清岸绿。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发展示范区,荣获“兵团美丽团场”称号;二十五团三连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三连、四连、五连被评为“兵团美丽连队”。
  “2023年,我们投入50余万元对在线监测设备和局域废气处理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大力开展废弃农膜污染综合治理,残膜回收率达95%以上。”二十五团党委副书记、团长高静波说。
  这一年,二十五团坚持下好“兵地一盘棋”,共绘发展“新图景”,积极推动兵地双方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干部人才等方面融合发展。与博湖县携手推动芦花港码头、兵地联合排污站、塔扬公路兵地示范林等项目建设,与临近乡(镇)常态化开展技术交流、种植指导等活动80余次,惠及群众1700余人次;深入推进“连村共建”,召开共建会议16次,开展观摩学习49次,互派“两委”成员交流挂职、轮岗锻炼12人;协助结对村党组织发展农村党员24人,结成帮扶对子12对。
  “二十五团将打造现代农业新高地,促进特色高端林果业提质增效,持续加大对‘名优特’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鼓励连队‘两委’成员大胆尝试,带领更多的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持续壮大旅游康养新引擎,建设田园综合体、葡萄长廊、兵家乐、星空房等特色网红打卡点,打造新时代博斯腾湖畔‘璀璨明珠’;持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广泛开展产业链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援疆招商、全员招商,认真落实‘三助三送’活动,以项目落地推动团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十五团党委书记、政委王新军说。
  上图:航拍二十五团小城镇建设(资料图片)。
  下图:在二十五团群众文化活动广场,职工群众欣赏节目表演(资料图片)。